close

去年10月電療之後,體重在4周內直線下滑了8公斤,讓老王擔心不已,開始利用魚類補充身體的蛋白質,盼望體重能慢慢回昇。2年多食療期間,大多攝取植物性食物,主食就是樹根草皮,每次買現流鮮魚大都孝敬了丈母娘或是苦命老姊,現流的近海魚類,在基隆取得很方便,只是成本要比一般的高許多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早些年的時候,經常買一些大型魚類,因為小孩還小,類似Steak/菲力的魚排,比較沒有魚刺的煩惱,大抵上市場買的有:鮪、鮭、紅/青魽、旗魚、鯊魚、大午仔、土魠魚、鯖魚、海鱺、鮸魚、海鰻,了解海鱺大多是養殖之後,就沒再買過了。這些年魚類食用的觀念又改變了,大型魚位居食物鏈頂端,水銀含量過高,再加上日本核災,迴遊性大型魚類反而要避開,大家開始吃 ”小魚”了。

 

 

漁業專家經常呼籲大家,留心海洋資源的枯竭,不過台灣近海的魚種,認真一下卯起來買,種類還真多,台灣東北部的民眾,對澎湖的海鮮,通常評價不高,原因很簡單,愈熱的地方很難有什麼好魚,同樣的魚種本港的價格會高上一節。老王常買的魚種,大類上有: 石斑、鯧科、鯛魚、笛鯛、其他近海魚。真正的魚中極品,大多是笛鯛類,石斑有軟/硬肉二種,口感變化大,由於也有養殖因此反而廣為人知。

 

 

常買的石斑: 由於老王偏愛肉質較為軟嫩的魚種,石狗公就比較少買,玳瑁石斑、近海小石斑、紅條魚;鯧科的肉質都是水準以上:白鯧、黑鯧、肉魚、燕魚 (別買到養殖的);鯛魚一般不外赤鯮、加納魚,不過老王認為鯛類只是魚體美、色澤佳,其實口感遠遜笛鯛類,因此平日多認識一些魚種,可以做不同的嚐試;傳統的魚市場三寶: 赤鯮、馬頭、紅目鰱,由於老一輩的通常不會勇於嘗試,造成這三寶一直都有高人氣。至於鱸魚、烏魚、秋刀、虱目魚、火管、白帶魚、金梭魚、剝皮魚、鸚哥魚(青衣)、象魚(臭肚)、烏尾鮗、等便宜又大碗的魚種,經濟可口也是很好的選擇。

 

 

自從認識了魚販阿仁,他專賣現流高檔魚,教導老王認識各式各樣的好魚: 黑點仔(黑星笛鯛)、加志魚(川紋笛鯛)、赤筆仔(四線笛鯛)、高檔的赤海魚、金花魚(花尾鷹羽鯛)、全身都是肉的海鯰魚、鮟康魚煮火鍋魚湯、高檔有鳥嘴的夢幻石鯛、親民的鐵甲魚、野生小黃魚、黑格、有海藻腥味的黑毛、皇帝魚、秋姑、花身、煮湯聖品外海雀鯛、石漏仔(二齒)、龍占魚、肉質佳的獅子魚(魚鰭的刺有毒性)

 

 

勇於嘗試的結果,可以更廣泛的了解台灣魚種,以及各類食用魚的烹飪方式、口感,也可以同步累積對台灣魚種的了解,一舉數得。基本上嫌魚貴的人要了解,市場上買的,永遠比餐廳的便宜且新鮮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老王的人生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